力学教学论文(工程力学课程论文)(2)

来源:力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19:04: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原子内部再量化一个,角动量被量化。 为了得到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玻尔利用对应原理巧妙地结合电子的微观运动和宏观表示解决了问题。 玻尔理论

3 )原子内部再量化一个,角动量被量化。

为了得到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玻尔利用对应原理巧妙地结合电子的微观运动和宏观表示解决了问题。

玻尔理论与实验的符合:玻尔理论在解释氢原子光谱和类氢离子光谱等方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功。

氢谱对玻尔理论进行了最好的实验验证,实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氢离子光谱实验,理论指导实验是成功的,实验反而进一步证实了玻尔理论的正确性。

英国物理学家埃文斯证实了He光谱,爱因斯坦将玻尔理论称为“伟大的发现”。

1914年弗兰克-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性。 在这个实验中弗兰克和赫兹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的粒子二象性光的粒子二象性于1905年由爱因斯坦提出,用于解释光电效应。 光的这种粒子二象性通过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密歇根的光电效应实验和康普顿的康普顿效应实验得到了验证。

不仅光子这样静止质量为零的粒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也能具有波动性吗?

法国王子抛弃文从理,提出物质波理论是在1924年,出身的法国王子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令人震惊的想法。 所有实物粒子都与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路易德布罗意来自法国贵族家庭,祖父任首相,家族世袭公爵,上流社会,是标准的高富帅。

德布罗意以前跟着家族的私人教师学习政治历史和哲学,从小就被培养成政治家。 路易在巴黎大学学习中世纪的历史,受哥哥莫里斯的影响,对新的原子物理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专攻物理学。

物质波理论——在毕业论文斩获诺奖重要工作德布罗意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只局限于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物质类型。 前者由原子、电子等粒子构成,光属于后者。 但是,许多实验结果之间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矛盾。 物理学家们相信,这些表面上的矛盾,一定有其深刻的根源。

当物理学家困惑于光的波粒两性时,德布罗意基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

德布罗意假设“任何物体都伴随以波,且物体的运动与波的传播不能分离”。 实物粒子也具有二象性,但实物粒子的动量等于mv,与实物粒子相连的波应该具有波长。 可以看出以下公式继承了爱因斯坦的光子动量公式。

微观粒子和光子一样,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波动性。 具有一定能量e和一定动量p的自由粒子相当于具有一定频率v和一定波长的平面波。 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这是一篇大胆的论文,德布罗意继承并大力发展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将他推广到所有实物粒子。 万物都有物质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观测到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在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前,郎之万把它寄给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非凡的洞察力使他很快明白物质波的重要意义,并高度赞扬了德布罗意的理论。 对于其他参加博士答辩的评委来说,有爱因斯坦的评价,这篇博士论文当然是优秀之作。 此后,德布罗意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表彰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

物质波理论的实验验证——电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提出物质的粒子二象性后,很快实验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戴维森和革末在知道德布罗意物质波的概念后,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了电子在单晶上的衍射实验,取得了成功。 1927年他们更准确地进行了物质波衍射的实验,发表了更准确的测量结果,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构想。

同时,汤姆森(G.P.Thomson )也完成了类似的电子衍射实验,这些实验完全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实物粒子都持有波粒二象性观点,开创了量子力学的新纪元。

补充:电子是具有波动性的,但是我们周围的宏观物体、人、车,这些都具有波动性吗?

实际上存在所有物质的德布罗意波,可以根据物质波的公式计算。 对于宏观物体,得到的结果是波长极小,远远小于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极限。 所以,在一般物理学中成为话题的物质波是针对亚原子水平的微观粒子的。

玻尔提出原子量子论后,于1921年成立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在物理学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学派”,发展了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

玻尔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完整性的几次大争论,让我们吃哈密瓜的大佬很高兴。

请多阅读我的头条号的相关内容。

量子实验室,欢迎评论和关注。



上一篇:力学论文格式要求(力学论文格式要求图片)
下一篇:第一次从首都来到桂西革命圣地百色(力学核心

力学学报投稿 | 力学学报编辑部| 力学学报版面费 | 力学学报论文发表 | 力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力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